一、政策明確:高企非前置條件,創新才是核心標尺
根據工信部及廣東省最新規定:
•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:不要求高企資質,重點考察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新穎化四項指標;
• 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:雖鼓勵擁有高企證書,但非強制條件,可用發明專利、研發投入強度、關鍵核心技術等替代;
• 制造業單項冠軍:完全不設高企門檻,核心要求是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領先+技術國際先進。

二、非高企企業如何補足“創新證明”?
既然不靠高企背書,企業需通過其他方式證明創新實力:
1. 強化知識產權布局
• 擁有發明專利≥2項(實用新型需搭配軟著或檢測報告);
• 核心專利與申報產品高度關聯,且為企業所有;
• 鼓勵進行PCT國際專利申請或參與標準制定。
2. 規范研發費用歸集
• 即使未享受加計扣除,也應建立研發項目臺賬,明確人員、材料、設備等投入;
• 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建議≥4%(小巨人)或≥5%(單項冠軍潛力企業);
• 可通過“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網”使用研發費用合規診斷工具提前自查。
3. 獲取第三方權威認證
• 產品通過國際認證(如CE、UL、TÜV);
• 獲得行業龍頭客戶驗證(如進入寧德時代、華為、美的等供應鏈);
• 取得省級以上新產品鑒定或首臺(套)認定。
三、梯度躍升四步策略:從“科小”到“冠軍”的非高企路徑
第一階段:入庫“科技型中小企業”(起點)
• 門檻低、免費申報,是享受研發補助、融資貼息的基礎;
• 登錄“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網”完成評價,全年開放至10月底。
第二階段:申報“專精特新中小企業”(省級)
• 聚焦細分市場,營收規??尚?≥1000萬元即可);
• 突出“特色化”與“新穎化”,如獨特工藝、填補空白等;
• 廣東多地(如東莞、中山)對非高企專精特新企業給予10–30萬元獎勵。
第三階段:沖刺“國家級小巨人”(關鍵跳板)
• 重點補強:發明專利、細分市占率、產業鏈配套證明;
• 可聯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技術中心或聯合實驗室,提升創新形象;
• 成功認定后,省級獎勵100萬元,市級疊加50–150萬元。
第四階段:躍遷“制造業單項冠軍”(終極目標)
• 聚焦單一產品,確保全球前三或國內第一;
• 強調國產替代成效與產業鏈安全價值;
• 獲認定后,疊加獎勵超500萬元,且品牌影響力躍升。
四、廣東專屬支持:非高企企業也能享“同等待遇”
2025年,廣東多項政策明確“去高企綁定”:
• 研發費用后補助:科技型中小企業即可申領,無需高企;
• 科技金融貼息:憑專利質押貸款,政府貼息50%,不看高企資質;
• 人才引進補貼:企業為專精特新或單項冠軍,引進博士即享30萬元安家費;
• 綠色制造、數字化轉型項目:優先支持非高企但技術領先的優質企業。
科泰集團(http://m.duckwijs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
- 上一篇:省級推薦名額有限:工信部單項冠軍遴選競爭強度與擇優標準新動向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
視頻專欄
-
欄目ID=3的表不存在(操作類型=0)






